1、多发生在果实采收后,从果柄及蒂部伤口侵入。初期果蒂周围的果皮出现水渍状、浅褐色软腐的病斑。
2、随后病斑迅速扩展,边缘呈波浪状、病部呈暗紫褐色,极软,果皮易破裂。
3、同时,病菌非常快从蒂部向果心蔓延,直至脐部。病果肉黑色,味苦,不堪食用。
4、后期病部密生小黑粒,此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。
1、病菌在病枯枝、病树干及死树皮上越冬,这些越冬的病菌成为翌年病害的主要侵染来源。
2、当果蒂形成离层的时候,病菌从蒂中部的维管束侵入或从果柄的剪口侵入,在贮藏运输期间,若温度高,湿度大,便容易引致严重的蒂腐病。
1、及时修剪、清扫病菌残体,减少病源;加强田间栽培管理,增强树长势;避免果实受伤,采收时要防止果实遭受机械损伤;库房及用具。果实进库前10-15天,对库房或地窖进行,注意通风换气。
2、果实采收前7-10天,可用下列药剂预防果实贮藏期发病:代森锰锌;甲基硫菌灵,或多菌灵喷雾。
3、果实采收后1-3天内,果实可用下列药剂防腐处理:抑霉唑、咪鲜胺、咪鲜胺、抑霉唑浸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