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净化菇房环境
经常清理环境卫生,并撒石灰粉。培育前菇房严格,杜绝污染源。
2、精选原辅料
棉籽壳、麦麸要求无结块、无霉烂变质,并置于烈日曝晒。栽培袋事前检测质量。
3、规范菌袋生产
培养料含水量不可超过60%,装袋上灶时限不能超过6小时,避免料变酸。要求保持100℃24小时,中途不降温。
4、坚持无菌操作
接种室彻底消毒。选用合格剂,喷洒空间、架床和场地。
5、精选菌种
春季培育银耳菌种要求香灰菌丝强些,防止接种后遇低温退灰,从而影响长耳。
6、污染袋处理
受杂菌危害的污染袋应区别处理。轻度污染的采取套袋扎口的方式,控制蔓延,再接种。污染严重的破袋取料,加1%~2%石灰水拌匀,堆闷24小时摊晒,下次再利用。子实体被绿霉污染,应提前采收,并用pH值为8的石灰水澄清液涂擦耳基,控制蔓延。
1、春季栽培银耳易受绿霉菌危害,也有部分根霉、毛霉和少数链孢霉污染。
2、绿霉、毛霉、根霉常发生在菌袋接种穴旁,或接种后9~10天两穴菌圈接头时,在菌丝前端出现,也有在袋壁出现。
3、绿霉也发生在子实体上,使耳片霉烂。
4、链孢霉多发生在袋口扎缝处。
5、造成杂菌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料袋不彻底,无菌操作不严格,袋膜破孔,菌种不纯或环境污染等。